氣體探測器
能檢測空氣中被測可燃/有毒/氧氣體濃度,當濃度達到設定的報警點時自動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能將濃度信息通過有線/無線傳送至氣體報警控制器。
氣體報警控制器
能與安裝在現場的可燃/有毒/氧氣體探測器連接,組成氣體報警控制網,氣體報警控制器能集中顯示連接的所有氣體探測器傳送過來的氣體濃度信息,并能控制現場的執行機構排風機、廣播器、警燈/鈴、安全門等啟動。
氣體監測及預警系統
1 現場氣體濃度信息采集系統(各種氣體探測器);
2 信息傳輸系統(有線/無線);
3 現場信息集中設備(在現場的氣體報警控制器);
4 綜合管理控制平臺(集中管理控制各現場的氣體報警控制器信息和執行機構)。
爆炸下限LEL / 爆炸上限UEL
可燃氣體/蒸氣與空氣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氣遇火源即能發生爆炸。
可燃性氣體物質不同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均不同,如甲烷爆炸下限5.0%LEL,爆炸上限15%LEL。氫氣爆炸下限4.0%LEL,爆炸上限75%LEL。
職業接觸限值
●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為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許接觸濃度。
● 短時間接容許濃度PC-STEL,指一個工作日內,任何一次接觸不得超過的15分鐘時間加權平均的容許接觸水平。
● 最高容許濃度MAC,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均不應超過的濃度。
氣體濃度ppm與mg/m3
● PPm體積濃度表示法:一百萬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體積數,即ppm;
● mg/m3質量濃度表示法: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質量數;
● ppm與mg/m3的換算公式。mg/m3=M/22.4xPPm
注:M為氣體分子量。
NB技術
是窄帶物聯網,利用移動通訊基站將現場氣體探測器發出的氣體濃度信號傳輸至智能中控平臺,在智能中控平臺顯示、分析現場發送來的數據,并根據預案控制和指揮現場采取相應措施。(只要10公里內有移動通訊基站,采用NB技術的氣體探測器在地下或密閉場所仍能上傳信號)
1 | GB 16808-2008 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 |
2 | GB 15322.1-2003,可燃氣體探測器 |
第1部分 測量范圍0—100%的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 | |
3 | GB 15322.2 測量范圍0—100%LEL的獨立式可燃氣體探測器 |
4 | GB 15322.3 測量范圍0—100%LEL的便攜式可燃氣體探測器 |
5 | GB12358 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 通用技術要求 |
6 | GB20936.1 可燃氣體探測用電氣設備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試驗方法 |
7 | GB20936.2 可燃氣體探測用電氣設備 |
第2部分:顯示空氣中甲烷至5%的I類探測器要求 | |
8 | GB20936.3 可燃氣體探測用電氣設備 |
第3部分:顯示空氣中甲烷至100%的I類探測器要求 | |
9 | HGT 23006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技術條件及檢驗方法 |
10 | JJF 1363 硫化氫氣體分析儀型式評價大綱 |
11 | JJF 1364二氧化硫氣體檢測儀型式評價大綱 |
12 | JJF 1421 一氧化碳氣體檢測儀型式評價大綱 |
13 | JJG678催化燃燒式甲烷計量檢定規程 |
1 | 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
2 | GB50156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 |
3 | SY6503 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使用規范 |
4 | SY6503-2016可燃氣體檢測報警使用規范 |
5 | T223 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1] |
6 | GBZ 2.1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 |
7 | GBZT 205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 |
8 | GBZ 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 |
9 | GB 30871 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程 |
10 | GB 18883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
11 | GB3095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
12 | GBZ 2.1-2007化學有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 |
1 | GB 3836.1 爆炸性環境 第1部分:設備 通用要求 |
2 | GB 3836.2 爆炸性環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殼“d” 保護的設備 |
3 | GB3836.18爆炸性環境 第18部分:本質安全系統 |
4 | GB12476.1可燃性粉塵環境用電氣設備 |
第1部分:用外殼和限制表面溫度保護的電氣設備 | |
第1節:電氣設備的技術要求 | |
5 | GB4208 外殼防護等級 |